都来读 > 做丫鬟不如做小厮 > 第22章 再商议

第22章 再商议


“那你先说说,为什么要找做普通点心的师傅,而不是找一两个擅长做点心的大师傅来,做几样高级的点心,打响了你这铺子的名头,就像如意坊做的如意糕一般?”听到沐风说了这么一大段,沐承端倒是来了兴趣问一问,看来儿子的确不是一时起意想要这点心,而是有些想法。

        “因为东市都是普通老百姓采买东西的地方。这里卖的货物都是平价。普通人家,点心也只有年节时候或者是待客才用,并不能负担得起太昂贵精致的吃食,反而是价格公道,味道可口,看起来也扎实的点心更对人们的胃口。而且,那样做高级点心的大师傅,工钱肯定是不低的,我这铺子刚刚起步,还是自己多琢磨琢磨为好,不要一下子投太大的本钱下去。”

        沐风说着,干脆把那天叶铃给自己说的那些成本的核算给摆出来,还拿过一边的纸笔也画了一个简易的价格成本核算图。

        沐承端听儿子这么说,再看看他纸上写写画画的价格推算,心中更是定了几分。这想法还有些稚嫩,不过自己八岁的时候,好像还想不到风儿现在想到的这些。那时候,总以为最好的就能卖得最赚钱,父亲还曾经给自己好好算过一笔账,这才发现那真正的好料子,进价就贵,万一看错了风向,一下子压下去的投资太多,倒是可能血本无归。本钱不多的时候,正是应该这样稳扎稳打地来。现在风儿有了这样的想法,正好可以让他练练手。

        ”好,既然你都已经打算好了,那点心铺子到期了就收回来给你自己打算。不过你每天的学业怎么办?可是会影响你读书?“

        对于这个问题,沐风也是早有准备:”我平日里并不用去打理那铺子,真正做起来之后占不了我多少时间。也就是刚开始开张的时候辛苦一下。那点心铺子的租期就到正月里,这段时间学堂也是放假,我正好可以筹划筹划。等以后,铺子上了正轨就不用我再多花心思了。“

        沐承端自己当初在学堂里学业不上不下,不是他听不懂,是他真不感兴趣,再加上家中已经有大哥在读书,父亲一人照顾生意也吃力,他干脆早早就言明了自己于读书没有兴趣,跟着父亲跑起了商道。所以沐承端对于沐风对经营感兴趣并无不快,就算是刚刚儿子被大哥和三弟夸了一番,现在再听儿子说要学习经营,先弄个铺子练手,也没有觉得儿子浪费了读书的天赋什么的。大周这些年四海升平,商业很是发达,商人的地位也不低。沐家虽然到他才是第二代,但是已经在绸缎这一行占有一席之地,南来北往的商道上跑着不少沐家的商船商队,而沐家的绸缎铺子更是开到了京城。他自己就是从小喜欢经营之道,听到儿子说也想像他一样,心中更是有种虎父无犬子的喜悦。

        ”那好,本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也不用你出钱。为父给你三百两银子,用做你开这铺子的本钱。“

        ”那就多谢父亲了。母亲那里,还请父亲帮我说一说。“沐风没想到父亲不仅不反对,还给他投了本钱,脸上洋溢着的都是喜悦的表情。

        沐承端看沐风这么开心,心里面也是笑开了花:“我会去和你母亲说。你还有什么要为父帮忙的,一并说说看?“

        沐风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到:”别的倒没有了,但还想请父亲给我两个人。“

        沐承端看着沐风一脸纠结地样子忍不住要偷笑,他还以为这小子为了面子会硬撑着不说呢:”什么人?“

        “儿子,儿子也看不懂账本,也不知道怎么管人管铺子。想找父亲借一个管事,一个账房。“沐风再不好意思,也还是把这话说全了。反正是他的父亲,反正父亲已经同意了他开铺子,总不会再拒绝这个要求吧?他是有点想法,但是他没有人啊。以他这八岁的年纪,要找一个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的管事和账房哪有那么容易啊?从叶铃讲过的那么些故事里他也能明白,这世界上可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就算是有,也一定不会落在他的身上。那叫什么来着,小概率事件。但是这是他开的第一间铺子,他当然要把这铺子开得漂漂亮亮的。自从和叶铃商量了要开始开铺子,自从那天去看了母亲的陪嫁铺子,他已经想像了无数次以后铺子里面要卖什么,招牌要做成什么样,也和叶铃文青两人讨论过好多次这铺子以后要如何管理,如何经营。但是当时,叶铃问了他一个严重的问题,把他难住了。大师傅可以让外祖借,伙计可以招,这管事和账房怎么办?当然也是可以招的,但是管事至少得是二三十岁的大人,他一个小孩子如何招得来,招来了如何管得住。而账房多数要是主家很信任的人。他有谁可以信任呢?叶铃文青是可以信任的,但是他们两个还要陪着他上学,就算是不用,这两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也做不了账房啊。

        当时三人讨论的结果只有一个办法,借,找父亲去借。父亲管着那么多大笔的生意,借一个管事来总是可能的吧。

        “账房没问题。但是管事,风儿你要想想,为父手下的管事可都是管着绸缎布庄生意的,并不熟悉这点心吃食的生意啊。“

        ”父亲手上的管事都是做大事的,看不上我这个小生意也是正常的,我也不用这管事总是在这里,只要…啊,什么?“沐风的两只眼睛睁圆了,他以为可能遇到的困难是管事嫌他这里庙小不愿意来,结果父亲的意思是他们做不好这个活儿?他们当时讨论的时候没觉得有这个问题啊。

        也不怪他们没想到,对于叶铃来说,她来的社会到处是高级经理人,这些人今天管着医药企业,明天就可以进军互联网,后天又跳槽去管电子科技公司。管理本身是一门技术,但是管的是什么样的公司倒不是特别重要了。在叶铃看来,管事是个管理人才,招到和留住合适的人就行了,至于具体的技术,他们并不需要懂啊。就像她当时管着几亿的现金流,参与了多少公司的并购上市分解,从来不用去了解这个化学公司生产的产品分子式是什么样,那家发动机企业用的是什么齿轮一样。

        这是工业化大生产之后社会分工的产物,但是却不是现在这个农业社会的常态。工业化大生产之后,管理者不用成为万事通,特别是到了高位,对于真正在用的技术一点不了解并不妨碍他/她把一家公司管理得很好,只要能识得人心,用正确人做正确的事情就好了。但是在这个时候,并没有那么开放的技术环境,也没有充分的竞争,多数的商家都是家族企业,一点一点地做上来。做布匹的,要知道布从哪里产,哪里的染料好用又便宜,今年京城流行什么样的花色,这花色染起来要费多少时间,一点一滴都是要在实际中积累起来的。沐家的管事也是如此,他们也是多年跟着主家历练跑商,对于各种布匹的差异说起来可以如数家珍,但是要他们来管点心铺子?他们也只是会吃啊。

        如果是做到了大管事,倒是不必再管如此细碎的事情,也可以通过几个管事之间的制衡来保证不会发生欺上瞒下的行为,但是不过一间小小的点心铺子,如何能做到?叶铃自己从开始就是做的金融,做的是大客户资产投资,在这一点上确实是想叉了。

        其实这也是沐承端当时没有随便派一个管事去管亡妻的嫁妆铺子的原因。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摆在沐风面前,就不是他能回避的了,已经谈了这么久,就差这最后临门一脚了,难道因为招不到合适的管事就不做了吗?

        ”这经营的事情,我自己来想。父亲当初不也是自己开始经营的吗?只要父亲给我派一个管事帮我平时照看铺子,管理下人就好了。而且,绸缎铺子和点心铺子虽然经营的东西不一样,却也有相通之处。例如如何挑选踏实肯干的伙计,如何推销货物,父亲派的管事过来,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懂。“沐风想了想,照着自己的理解答到。他是的确需要一个管事,不过他也知道父亲说的是一个问题。不过什么都可以学嘛,他自己不也是在试吗?如果不是他实在年纪太小,又没有时间老是去铺子里面,他自己去练一练也不是不行。派一个一般的管事来,就让他自己教起,也许以后还可以一起做更多的事情呢,说不定也会成为叶铃所说的,他的力量之一。

        不过很快沐风就发现他是肯定不会掌握这个力量了,原因无他,沐承端竟然把他在梁州的总管事沐年平大管事派给了他。听到沐承端这么说的时候,沐风都愣了。


  https://www.dldwx.cc/xs/106646/5454929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