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摄政王溺宠魔医夫人 > 第六十八章 新任太子三把火 一

第六十八章 新任太子三把火 一


“小姐,赵贽的太子之位已经坐实了,但是至今他都没有明确太子妃的名分。现在朝中都在议论此事呢。”祭天过后的第三日一早,明墨早早的回到韩府,把昨日一整天得到的消息整理了一下送了过来。

        “恐怕他这是想利用太子妃的位置再为自己加点助力罢了。这点子估计是刘文涛帮他想出来的。就赵贽那脑袋可没这么多弯弯绕绕的。不过这刘文涛也太心急了,赵贽这太子的位子还没有坐热呢,就想让他停妻另娶。他也不怕到时候让御史监的人弹劾赵贽。”

        韩颖十分看不起这种功利心过重的做法,大皇子妃魏氏跟着赵贽也有不少年数了,还为他生下了嫡子。若是说休就休那往后可没有哪家大臣敢把自家的女儿嫁进他的太子府中去。

        利用完了就丢,谁还敢跟他走的近,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抛弃了呢。刘文涛给赵贽指的这步棋可真是烂的可以。

        “赵贽那边这几日不用盯的太紧,想来他自己也知道,自他成为太子之后应该有不少的眼睛时时关注着他,等着抓他的小辫子呢。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兢兢业业的做好身为一国太子应该做的事。展元那边的事还没有结果吗?”韩颖觉得对赵贽跟刘文涛的关注可以适时的放松一下,她心中一直对展元的事有些放不下,总觉得不查清楚会对她以后做的事产生影响。

        展元在六年前卫国将军府的事情发生后就迅速的请旨去了边疆。刚到边疆不久就求得镇安侯展庆武的同意,与孙明卿订下了婚约。接着不到半年的时间两家就把提亲、议亲、定亲、成亲这一套都走了下来。

        镇安侯展庆武及展元趁着新年回燕京的空当把人给娶进了家门,成亲那日两家的排场虽不说很招摇,但在当时也是被谈论了很久的。从丰厚的聘礼到殷实的嫁妆,从新郎的春风满面到新娘的温良娇羞。

        新年过后,展元就带着新婚妻子去了边疆,这一呆就是五年。而且据边疆那边传来的消息看,展元非常的宠爱新婚夫人孙明卿,对她的话更是言听计从。纵使孙明卿入门四年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展元也从未有过纳妾的意思,一心一意的守着孙明卿过日子。更奇怪的是展元的母亲陈氏,长媳多年无所出也没有给儿子往屋里送过人,对孙明卿的态度一直很好,说是亲生女儿都不为过。

        但是韩颖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恨不得冲到边疆一刀砍了展元,抽了陈氏。当年姐姐受了多少陈氏的委屈,新婚不到半年的时间陈氏就往展元房中送人。若不是当时她还有些理智在,展元与陈氏早已化作一捧黄土了。

        “小姐上次让阁中查的那些事情由于距现在的时间较久,一些具体的事情还没有核实清楚。不过丁先锋让阁中的人从边疆带回来的消息到了,来人在昨日晚间把东西送到后又即刻启程回去了。”明墨从怀中拿出一个布包交在韩颖手上。

        韩颖听到明墨提到丁先锋,眼中闪过思念。“丁叔叔可算是来信了,都有三年多没收到他的信件了。今年若是再没有信件传来我可就要去边疆看他了呢。”韩颖她们口中的丁先锋原是三百先锋卫的首领先锋。

        当年卫国将军府遭难后丁印就悄悄的潜进了边疆的五十万大军中。一来是打算暗中调查当时是谁把军中的布防图给泄露了出去;二是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卫国将军韩世国麾下的一些心腹将领。

        军中换将,之前跟随韩世国的一些将领肯定会受到一些牵连,说不定也会被扣上通敌卖国的罪名。这些可都是忠心为国的栋梁之才,能救一个是一个。就算不为武帝的江山,也为韩世国费尽心血的培养了他们。

        韩颖小心翼翼的打来布包,里面放着三封信。信的下面还压着几张红色的剪纸。韩颖看到这些剪纸后眼圈红了红。

        丁印在那么艰难、危险的情况下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爱好,这些剪纸的图样都是边疆的一些独有的景致,每一张都剪的工工整整的。韩颖的心中暖暖的,还有一丝揪痛。

        韩颖把布包里的剪纸小心的拿出来摆放在桌上,拿过几封信认真的看了起来。

        第一封信写的是这几年来丁印对一些军中人员的调查,已经锁定了泄露草图的人,是韩世国手下的一名副将。那人是武帝一早就安插在韩世国身边的人。

        第二封信写的是对韩颖的关怀及各种嘱托。

        第三封信的笔迹比较潦草,看样子是在紧急的情况下写的。都是一些展元去到边疆之后的一些琐事。这其中有一件事韩颖很是上心。

        丁印在信中写到,展元在进入边疆军的第三年,不知因何缘由结识了几个江湖人士。

        边疆的人员很混杂,按说来几个江湖人士是很平常的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再说这些江湖人士居无定所,也许来边境只是为了游历,也有可能是为了通过边境前往别的国家。

        可丁印的信中却指出这几个江湖中人与展元接触了好几日,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见面,而且每次都是一待两个时辰。但有人注意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很一般。信中还有几张人物面部的画像。

        “把这几张画像临摹几份分发到各地的阁中去,看到画像上的这些人后仔细调查。”韩颖把信中的画像交给了明墨。

        既然有了画像就一定会找到人,找到了这些人有些东西很快就会浮出水面了。

        明墨拿着那几张画像回到玲珑阁中,找了几个绘画技术好的人临摹了好几份,然后就给各地的玲珑阁分发了下去。

        玲珑阁中的众人都在忙碌着,赵贽与刘文涛也在忙碌着。

        南蜀那边的情况在六月二十四这日传进了宫中。武帝看完南蜀那边送来的消息后又发了一通火,本来已经好的差不多的身体又倒下了。之后武帝下旨让太子赵贽全权负责这件事,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周游全力配合。

        赵贽接到这道圣旨后整个人都兴奋了,他知道这是他笼络人心、塑造形象的大好机会。

        赵贽命人把刘文涛请到了他的府邸。现在赵贽的府邸正门的牌匾上已经换成了“太子府”三个金黄色的大字匾额。

        “舅舅,父皇把南蜀那边的事情交给本宫全权负责,对南蜀那边的事您有什么看法。”赵贽也没有跟刘文涛客气,一进书房就询问起他的意见。

        “南蜀那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粮食,但国税那边也是捉襟见肘。臣以为,太子殿下可以在众大臣面前先做做表率,捐出点银两,然后让朝中的官员也跟着捐银。先用这些银钱买了米面药材的给南蜀那边送过去。”刘文涛缓缓的说出来心中的想法。

        “至于之后的事太子殿下可以找新的户部尚书周游进府与他商谈。”

        “本宫也是这么想的,可惜南蜀那边赵赞的私军基地还没有找到,若是能找到或许可以从那里得到不少的粮草。”赵贽对私军一事还是有些耿耿于怀。

        “太子殿下不必忧心,兵部那边已经派人开始打通暗道了,到时就能找到私军的基地了。臣也已经跟兵部打过招呼了。还有南蜀当地的官员也要动一动了,最好换上殿下自己的人过去,说不定那个私军基地咱们还能用得上。”

        赵贽一听眼中一亮,“多亏舅舅提醒,本宫这就进宫禀呈父皇。”

        “太子殿下还可以跟陛下商讨下,南蜀那边的灾情有些严重,税收能免则免。过几日臣会安排人去南蜀那边,把太子殿下您在陛下面前为他们据理力争的事情宣传一二。”刘文涛见赵贽急着进宫,赶忙起身拦了他一下,把自己的下一步打算说了出来。

        “对对,就这么办。多谢舅舅为本宫筹谋。”赵贽正正经经的给刘文涛行了一个晚辈礼,刘文涛也没有躲,全都接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日赵贽很忙,忙着给南蜀的百姓们募捐;忙着找能大量供应米粮、药材的商户;忙着安排运送这些米粮、药材到南蜀的人选。就是有一件事不忙,对于给太子妃名位的事赵贽选择性的遗忘了。

        武帝虽在病中但也有很多消息来源的渠道,见赵贽这件事办的很用心也很努力,心中有些安慰,但是更多的却是猜疑。

        赵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安排好了一切,这让武帝很是疑惑,是不是说明赵贽在朝中的势力比他已经查到的还要多,还是说赵贽以前的那些种种都是他刻意表现出来给他看的,为的就是让他安心,把太子的位置稳稳的交到他手上。之后赵贽会不会嫌他活的时间太长而在背后动手杀害他,然后好快点登上皇位?武帝的怀疑终究得不到答案。

        现在的武帝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不知从何时开始,他开始怀疑所有的事,一件小事都要怀疑上半天,劳师动众的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在处理好南蜀的事后赵贽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显然已经很高了,接下来他又做了两件更轰动的事,这使得他在民间的名声更加响亮。同时也更加让武帝心生猜忌,最终武帝下定决心开始扶持赵贺在朝中与他抗衡。

        ------题外话------

        十四号上架

        再强调一下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dldwx.cc/xs/98866/5050768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