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秦谋天下 > 四月咸阳花满城

四月咸阳花满城


公元前259年生于赵都邯郸,九岁回到秦国,十三岁继承秦王位,二十二岁亲政,二十九岁开始灭国大战,三十九岁统一天下,四十九岁病逝于沙丘行宫。

        若是略去其间的风起云涌和帝国烽烟,只要寥寥几句话便可概括秦始皇的一生,然而,这个一直被历史丑化、被民族误解、被套上残暴罪名,在历史长河中找不到一席尊贵之地的伟大帝王,却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二十九岁到三十九岁,十年的时间,平凡如我们都在忙碌些什么?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对大多数人来说,三十九岁的时候可以有豪车别墅,有娇妻爱子,当然了,若是外面还能养个年轻貌美的小三,那就更加完美了,现代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不过如此吧!

        然而,这个叫嬴政的男人,他二十九岁到三十九岁间,运筹帷幄横扫六国,用十年的时间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煌煌功业!

        只此一点,就让我对秦始皇的景仰高山仰止,更不用说其他开天辟地的功绩——

        他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长城,修灵渠,修直道,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虽然这个伟大的帝国只存在十五年的时间(而且最后三年秦二世统治时期,是秦帝国的崩溃时期),然而它所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却被继承下来,汉唐元明,直到清代,历经两千多年。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高度评价秦始皇:“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然而,当年那些被秦国所灭、失去政治权力的六国贵族岂能甘心?于是,许多有关“秦政暴虐”的诬蔑诋毁在秦朝末年就开始流传,“诛暴秦”也成了陈胜吴广起义的旗帜,成了六国旧贵族煽动民众暴乱的理由,成了楚霸王项羽进入关中后烧杀抢掠的借口!

        别忘了,项羽是楚国的旧贵族之后,楚国的灭亡给项氏一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项羽岂能不恨秦始皇,岂能不“诛暴秦”?纵然不是“暴秦”,为了给自己的犯上作乱和复国复仇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六国复辟势力也要给秦帝国扣上“凶残暴虐”的罪名,“秦政”必然是“暴/政”,嬴政必须是“暴君”,举世得而讨伐之!

        看过《史记》的人都知道,《项羽本纪》里明确记载了项羽带领的叛乱队伍六次屠杀降卒和平民,其中第二次城阳大屠杀,只因为城中百姓此前曾经帮助秦军抵抗项羽的进攻,项羽便下令大肆屠杀城中百姓,无论男女老少,一个活口都不留!第四次屠杀咸阳时,杀戮关中平民无数,烧伤抢掠,甚至带领三十万大军去盗掘秦始皇的陵墓。

        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楚霸王项羽的暴行早已被人遗忘,一个嗜杀成性的暴徒被润色成英勇反抗“秦国暴/政”的大英雄,还和他的虞姬留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生离死别供世人讴歌。

        而秦始皇呢?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没有之一,却渐渐变得面目全非,甚至连春期时齐国大夫杞梁的妻子孟姜姑娘在丈夫战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故事,也被后世文人加工成“孟姜女哭长城”的话本,据说是为了控诉秦帝国为修筑长城不惜横征暴敛劳民伤财的“残酷罪行”。他们忽略了,在蒙恬率领下历经艰辛修筑而成的长城在当时起到的抵御匈奴的作用!

        写了这么多控诉项羽的题外话,似乎与我们的男主角嬴政毫不相干,其实我想说的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诚然也!历代统治阶级为政治需要或加工、或润色、或阉割的历史,早已不是真实客观的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史书,何其不公!

        幸而我们还有有求实精神、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可以为嬴政发出微弱的声音。明代著名政治家张居正说:“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张文忠公全集·杂著》)

        鲁迅先生认为:“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

        两千多年来,一代代华夏子民对秦始皇的刻意丑化、对秦文明的误读误解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在为写这本书而翻阅大量史料之前,我对秦始皇的认识也仅止于“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和“横征暴敛,焚书坑儒”,从来不曾去发掘史料,去自主思考。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秦王嬴政”,也许每个人对秦始皇的看法都不一样,然而作为一个网文作者,我不需要史官的历史责任感,只想在尽量忠于历史、还原历史的情况下写出我心中所认为是(或者应当是)的秦始皇——

        一个丰神俊朗,沉着冷静,睿智刚毅,洞察敏锐,有大能耐掌控天下局势,霸气侧漏的男人。他易怒,暴怒至极也会失去理智,失去理智之后也许会残忍,然而在女主的劝说下他很快就能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去改正。

        无论历史如何评说这个伟大的男人,这一切都不影响我,额,应该是我们的女主李妍兮对秦始皇的爱。

        故事的最初,李妍兮对嬴政是好奇和畏惧的,然而随着故事的进展,李妍兮渐渐了解这个男人,在她眼中,他再不是残忍无情的暴君,而只不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男人,再然后,那份视彼此如朋似友的以礼相待渐渐渗透进爱恋,深入骨髓……

        书中除了女主和女主身边的人是虚构的之外,其他历史人物如吕不韦、王翦王贲父子、蒙恬、蒙毅、李斯等人都会尽量依据史料来写,发生在嬴政身上的大事也会尊重事实,因为我不想篡改历史误导读者(何况网络小说的读者百分之八九十是小初高的孩子,还没有自己独立完整的历史观)。

        当然了,这是一本网络小说,而不是像《明朝那些事》和《大秦帝国》那样正规的历史小说,所以嬴政在一统中国的过程中很多大事难免都会有女主角来插上一手,也有女主的智慧和先知在起作用。

        另外声明,本书没有金手指,不会挽狂澜于既倒让大秦朝免去二世而亡的命运,作者作为资深成年人也不会把文写成人人都爱女主角的玛丽苏。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我想写出自己心目中最伟大的帝王,然后假公济私YY一下这个大英雄(两眼冒心流口水~~~~)。

        为了写这本书,2015年年初我特意跑了一趟西安和咸阳,因为想看看那片在两千多年前就孕育出世界上最先进文明的土地,寻找灵感的蛛丝马迹。虽然这座城市留下了更多的大唐文明,然而大秦帝国的遗迹依然无处不在。

        去临潼爬骊山、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看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站在历史面前,内心真的是汹涌澎拜,一股巨大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心中洋溢,难以言喻,只能感慨这座城市的古老,这片土地的深沉,感慨中华民族的伟大!

        人生难得百年,终将化为一堆枯骨,面对松柏青翠的秦始皇陵时,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为嬴政的英年早逝扼腕叹息,为大帝国二世而亡捶胸顿足,为帝国迅速崩塌后盛世荣华转瞬化为尘土而痛心疾首!

        。

        回程那天因为时间尚算充裕,所以去咸阳机场搭飞机前特意跑去咸阳走走,毕竟这里才是大秦帝国的都城,而废都是唐帝国的精华所在。在咸阳湖边散步,湖边的樱花和牡丹正开得如火如荼,风很大,吹得满树花瓣纷纷扬扬,一派缠绵悱恻的诗情画意。咸阳湖波光潋滟,湖边游人如梭,那一幕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因为要赶飞机所以来不及去秦王宫国家遗址公园,只参观了咸阳博物馆,但是在咸阳博物馆看到秦王宫遗址考古发现的秦砖秦瓦,断木残器,还是可以让你不由自主地“遥想嬴政当年”。

        其实,2014年就开始动笔写这本书了,可惜写了三万字左右就发现自己的历史知识着实有限,无法很好地刻画人物、贯穿历史脉络。于是决定暂时搁笔,买了一大堆有关战国、秦朝和秦始皇的书,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翻阅了许多历史资料。

        在此期间,我边查阅史料为写《秦谋天下》做准备,边挤出时间来写《一念相思起》(因为这本是玄幻,可以天马行空上天入地,不用查阅什么历史资料呵呵)。随着查阅的史料越多,对秦始皇的理解就越深入,对这位千古一帝就越敬仰,以至于担心自己能力有限,会写不好这个伟大的千古一帝……

        但是,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因为,我敬仰他,无论是本书男主角嬴政,还是历史上真实的嬴政。希望,你们也能像李妍兮一样喜欢他……

        。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如下: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2、孙皓晖,《大秦帝国》(全十一册),河南文艺出版社

        3、郭志坤,《秦始皇大传》,上海人民出版社

        4、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李开元,《帝国的后宫——另眼解读秦始皇》,浙江古籍出版社

        6、李开元,《秦谜:秦始皇的秘密》,中华书局

        7、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北方文艺出版社

        除了以上我看过的书目外,还有很多网上查到的资料,未知作者,在此谢过!


  https://www.dldwx.cc/xs/94300/4848564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