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迷踪雾影之镇山钟古墓 > 第五十五章 龙脉

第五十五章 龙脉


说到龙自然离不开龙脉,张盗岭的父亲张封灾曾对我说过,“龙脉”乃龙死后所化。

        但是这并不科学。

        风水学把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

        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

        脉,本义是血管,《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包。”引伸为事物的连贯性。

        《国语·周上》:“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指土壤开冻,如人身脉动。后人常喻地势有条理和联系。

        《史记·蒙恬传》:“(长城)起临挑,属之辽东,成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

        可见,先民早就习惯称山川之间的联系为脉。

        所谓祖宗山,就是山脉的出处,群山起源之处,父母山就是山脉的入首处,审气脉即指审祝山脉是否曲伏有致,山脉分脊合脊是否有轮晕,有轮有晕为吉,否则为凶。

        还有寻龙需分九势,九种龙势中有:回龙、出洋龙、降龙、生龙、巨龙、针龙、腾龙、领群龙。

        来龙就要山势曲折婉转,奔驰远赴。

        龙脉指如龙般妖娇翔,飘忽隘显的地脉。

        地脉以山川走向为其标志,故风水家称之为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

        《阳二宅全书·龙说》云:“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撼龙经》云:“大率龙行自有真,星峯磊落是龙身……龙神二字寻山脉,神是精神龙是质。”

        龙行飘忽,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山脉亦多起伏逶迤,潜藏剥换。

        郭璞《葬经》所谓“委蛇东西,忽为南北”即是此意。

        辨龙首要分清枝干,寻得干龙而于支上点穴,大非吉事。

        《堪舆漫兴》云;“寻龙枝干要分明.枝干之中别重轻。”次要分真龙之身与缠护之山。

        凡真龙必多缠护。缠多富多,护密人贵。但若于缠护之山下穴,即失真龙之气,亦大不吉,识得真龙,然后观其水口朝案、明堂龙虎,确定结穴之处。

        龙之势,以妖矫活泼为贵。重重起伏.屈曲之玄,东西飘忽.鱼跃鸢飞,是为生龙.葬之则吉。

        如果粗顽臃肿,慵獭低伏,如枯本死鱼,是为死龙,葬之则凶。

        风水家于龙尚有诸多名目,要加强龙、弱龙、肥龙、廋龙、顺龙、逆龙、进龙、退龙、病龙、劫龙、杀龙、真龙、假龙、贵龙、贱龙、皆言龙脉须缠护周密,护卫有情而不斜飞逆转。形宜瑞庄秀雅,如果主客不清,枝干镇糊,或尖射搓蛾,怪石峥嵘,俱为恶形,塟之多有劫煞。

        风水中借龙的名称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因为龙善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现,能飞能潜。

        山势就象龙一样变化多端,故以龙称呼。

        平地也有龙脉,其标志是微地形和水流。对龙脉好坏的看法,是审定山脉的长远,辨别山脉的大小兴衰如何。

        山脉来得绵远者,发富亦绵远,山脉来得短促者,发富亦短促。总之,风水龙脉大致反映了我国的山脉走向。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至少24个王朝,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24条龙脉。

        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大禹的龙脉在今天四川汶川县的九龙山;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元朝的龙脉在内蒙古草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清朝的龙脉在东北。

        当然,这些都是大致的范围,其实龙脉的具体位置是很难确定的,这是因为龙的活动范围是变动不定的,并且大多数龙脉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按照风水师的分析认为:中国的大龙脉正在西进和东出的状态中,西进方向的是黄河流域,华山地区是大龙喝水和出口处;东进方向的是长江流域,黄山地区是大龙喝水和出口处。

        这两个区域以后会形成中国新的大龙脉。

        中国龙脉的始祖源自昆仑山。

        昆仑山的左边(西北边)是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阴山山脉。北边有阿尔泰山,伴它行的还有贺兰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昆仑山的右边(西北、西南边)有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山脉。

        昆仑山龙脉夹在上述南北山脉中间,不断向东施展辉煌灿烂的舞姿。龙的主脉落在陕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长安),然后东出中原(河南),同时展开北向、南向、东向、西向分支,形成井体的昆仑山脉体系。

        昆仑山到了中原以后,向东有六盘山、秦岭;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岭;加上五岳:北岳恒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还有东边的黄山和台湾的玉山(海拔4000米),西南的峨眉山。

        这些举世闻名、举世无双的大大小小山脉--大大小小的龙脉,构成了一幅中华巨龙图,是大龙、中小龙混杂的卧龙图。因而,就有西方个别敏感的政治家,称中国是一条沉睡的巨龙。从政治上来讲是对的,但从风水学上来讲却不对的。因为它不是一条,而是一群大小不等的卧龙。

        除了三大河流之外,还有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嫩江当然,江河是龙的脉络,水是龙的血液。中国有三大河流,即黄河、长江和珠江。

        三大河流中的黄河与长江同是发源于青藏高原,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发源地,而地处西藏自治区的唐古拉山则是长江的源头。

        黄河、长江与珠江都是向东流,分别流入渤海、东海与南海。黄河全长5400多千米,流经青海、四川、陕西到山东流入渤海,经过九个省区;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经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苏到上海注入东海,流经八省、直辖市。

        珠江源于云贵高原,流经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经广州市形成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而后流入南海。

        此外,各省各地均有自己的江河。诸如湖南的湘江、四川的嘉陵江、广西的邕江、红水河。

        全国还有调节江河水(龙的血液)的2000多个湖泊;这些天然的淡水湖,缓解了江河的急流,使水来个大弯小弯,形成了山环水抱的作用。

        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长江到这里打个大弯,水注入鄱阳湖,使江西的风水地理成为全国之冠,成为全国的三大(江苏、湖北、江西)才子之乡,居于湖北、湖南中间的洞庭湖,也在长江中游的弯曲处,故湖南人灵地杰、人才辈出。

        据湖南的地形图来看,湖南有龙凤呈祥之形。龙指的是新化的大熊山为龙尾,过涟源-娄底-宁乡-韶山,龙头落于涟水。

        韶山位于龙的七寸部位,岳麓山是龙足。凤指的是,南岳是尾,过双峰——湘乡,凤头与龙头隔涟水相望

        。而曾国藩的故里处于凤颈与凤背的结合部位,故这一带净出女杰。

        在这当中,以大熊山龙脉为最贵,其祖山九龙池海拔1622米,高盖湘东、北、南、西之大部分地区。九龙池顶原有一池,周围有九条山脊,每一条山脊下有一股泉,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还有泉水流出,现已基本消失。

        三大河流配合大龙脉的走向而流动,使成为大地的地方形成了山环水抱之势。

        西北的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东部地区的淮河、海河,等等。

        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因而,龙脉离不开山与水。

        自古以来,山环水抱之地都是风水宝地


  https://www.dldwx.cc/xs/74489/3838632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