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明朝大官人 > 第七十章 百年计?千年计?

第七十章 百年计?千年计?


接了圣旨,那董氏兄弟,就要起程。

        可是陈舟没有答应,还有事情没有办呢,就是这书坊的事情。

        经过考虑,岑晴娘已经答应了,书坊名字就叫初晴书坊。

        陈舟在这半年其实陆陆续续又默出了好几本,却没有交给孔广林。

        走的自然就是一些才子佳人的路线,虽然这个时代,能读书的女子是少数,可是才子佳人的东西,就算是市井之间,也是很流行的。

        有银子垫底,有小说资源,初晴书坊立刻大火。

        没过几天,清风书坊的老板孔广林就找上门来了。

        “陈舟小友,为什么最近都没有书稿了?”

        陈舟不答,反问道:“前几本书,都卖的还算不错吧?”

        “哎,现在纸张什么的也都贵,我开这个书坊也就是勉力维持——”

        见陈舟问,孔广林立刻抱起委屈来!

        “嗯,我也考虑你这样勉力维持呢,的确是很不容易,为了卖我的书不值得,所以说呢,咱们干脆就算了,我也正要出远门儿!”

        “这是不合作了?还是继续合作吧,我保证,这次一定会大卖!”

        孔广林面红耳赤,知道人家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这点儿小伎俩,可是这个时候也只能拉下脸来了。

        陈舟摇头:“太晚了,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却没有珍惜!我们好说好散!”

        孔广林只得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岑老爷来看望女儿,看到这初晴书坊,直接出手在荆州府开了分店。

        而岑老爷的生意自然不仅仅局限于荆州府,整个湖广都有不错的生意。

        初晴书坊名声大振,立刻有许多书商、印工找上门来。

        这生产销售的网络,算是建立起来的。

        有了这样一个广阔的销路,银子自然是翻倍的上涨。

        陈舟却并没有多拿,因为他早就考虑好了,这样的话,张平夷在自己的岳父老泰山面前也能够硬气一些。

        事情都安置好了,陈舟就准备起身,前往浙江绍兴阳明书院。

        老陈头倒还好些,就是坐在那里一袋一袋地抽烟,母亲李氏却已经哭的和个泪人一样。

        陈舟无语之余,却又十分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

        大郎也是喋喋不休,说是陈舟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

        虽然说是去过荆州府去了武昌府,可是那是一群人去参加考试。

        现在他要独自一个人,前往浙江绍兴,一家人都十分地不放心。

        他的年龄还小,而浙江绍兴离着枝江,差不多两千多里!

        陈舟也很郁闷,这要是坐高铁,也就是三个小时的事儿。

        可是这个时候,那就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简直就是长征。

        陈舟只得安慰众人,大说特说这次去阳明书院对自己的好处。

        而且很快也就回来了,还得回来参加科举考试。

        只是千言万语也安慰不住这老两口的心思。

        陈舟还特意分别地拜会了张平夷和单元长,连刘炳炎的县衙都去了一趟。

        还特别请刘炳炎多多照应自己一家。

        白凡和王硕那里自然不必说。

        眼看要出发,孟昭瑞却突然过来了:“我要跟你到浙江去。”

        陈舟奇怪道:“你跟我去浙江绍兴干什么呀?你也去学心学?你连科举都不参加,开什么玩笑?”

        孟昭瑞认真道:“我没开玩笑,芊雪坊实际上没我什么事儿,白兰一个人就可以了,我充其量就是占个股份,再说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有些麻烦——我爹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跟你出去闯荡闯荡,溜达溜达,就当是散散心!”

        看起来,这被绑架的阴影一直还没有过去。

        “好吧,散散心就散散心。”

        旅途中多一个伴儿比什么都好。

        出门的准备着实让陈舟废了一番心思,两千多里路,就算是一天一百里,也得走上二十天。

        所以这第一件事儿,就是拿银子。

        可是银子拿少了不顶用,拿多了又费劲!

        而且这外边盗贼也不少,有时候露了白,会带来杀身之祸。

        大明宝钞虽然好带,可是现在贬值得都没人愿意用了。

        思虑再三,和孟昭瑞两个人,每人带了二百两银子。

        还托岑老爷给换个几张金叶子,缝在贴身的衣服里。

        就是这样,也太招眼了。

        陈舟深刻体会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什么都不方便。

        感觉还需要一个保镖和一个丫鬟。

        现在才知道西游记里边儿,有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也就够了。

        为什么还要有猪八戒?还要有沙和尚?还有白龙马?

        你既得有交通工具,又得有打下手端茶送饭的。

        孙悟空能去洗碗吗?

        那只能就是沙和尚的事儿。

        可是这种时候要是想招募一个,不知根知底的还真不敢用。

        本来这两个人选倒是都有,王硕本来要跟着,陈舟拒绝了。

        人家巡检司是有职位的,不能因为自己裸辞啊!

        现在自己是去游学,又不是做官,真要是做官,带着倒是无妨了。

        英子也自告奋勇来着,也让陈舟拒绝了。

        长途跋涉,一个小姑娘,几个大男人,太不方便了!

        再说,英子太小了,怕受不了这种辛苦。

        不过这一路上,陈舟基本是不起早不贪晚,天亮出门,擦黑儿就住宿。

        有船乘船,有车坐车,银子就是用来花的嘛!

        而且,确实便宜,这一两银子,论起购买力来,也不过是几百块。

        几个人大包小包的乘船坐车,吃住开销,一共花了不到一百两银子。

        一共走了二十多天,一路上,自然是各种情况。

        几个人一边赶路,一边还打听着各地的风土人情。

        每到一个地方,陈舟总要如数家珍地说出本地的典故风景来,让董氏兄弟无比佩服。

        这一天,终于到了浙江绍兴。

        董氏兄弟早就写了信回来,把这件事情告知了他们的师长。

        阳明书院中,大儒不少,可是也分为各种派别,简直就是左中右。

        有的坚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的是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又有极多的阐发,自然有许多的时候观点不一致。

        陈舟的到来,显然给阳明书院带来了很大的一种震撼。

        年纪轻轻,见解精微,最主要的,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因为书院里谁也不服谁。

        董氏兄弟请来了高人,他们的师长自然要先见一见,别的不说,先往自己阵营里拉一拉。

        陈舟也没想着自己进来之后,能够让书院大张旗鼓地迎接自己。

        董氏兄弟没有让陈舟直接进阳明书院,而是在城里先安排了一处客栈住下了。

        晚上有人来拜访,来的就是那董氏兄弟的授业老师,姓梁双名自宽。

        梁自宽也是绍兴本地人,和王阳明算是老乡,所以一向以心学正宗自诩。

        可是从董氏兄弟就可以看出来,他这心学其实是学歪了。

        他之所以派董氏兄弟出去四处的游说,就是因为自己的威望不高,想在这个学院中占有一席之地。

        董氏兄弟对陈舟的称赞,让梁自宽很是激动,“实践出真知”,这简直就是对“知行合一”最好的诠释。

        两人见面寒暄了几句,就直奔主题。

        梁自宽道:“这阳明书院,传承已有百年,如果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应该如何做呢?”

        陈舟微笑:“梁师觉得,这书院是要传承百年呢,还是要传承千年呢?”

        “这——百年怎么讲,千年又怎么讲?”

        “如果是想做短短的百年的辉煌,那我有一个办法——如果你想让学院传承千年,我也有一个办法!”

        “时间太长,就不是咱们能够掌控的了——你先说说,这百年辉煌如何做到?”


  https://www.dldwx.cc/xs/138838/5872793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