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不许笑之重生大明 > 140 烽烟再起的朝堂 7 第十七章

140 烽烟再起的朝堂 7 第十七章


瞿式耜为了抬高袁彭年,而诋毁已经战死的李成栋,李元胤自然不干了。“匹夫无理!袁彭年只是一介谋臣,怎能替我义父做什么决断?义父纵然有过,如今也已经为大明捐躯了,老匹夫如此诋毁大明的国公,居心何在?”李元胤看来真是要拼命了,已经大骂瞿式耜匹夫,其实他与袁彭年的关系好过瞿式耜与袁的关系,而朱四与李元胤的交情更是如同与候性、高必正一般。瞿式耜只不过是因为袁彭年于他同为东林党,而袁彭年这个东林党的名头,也是当年在南京弘光朝中,被阮大诚硬给扣上去的。阮大诚是魏忠贤阉党的余孽、东林党不共戴天的死敌,袁彭年与阮大诚作对,自然就进入了东林党的阵营。如此说来,朱四会怎么看待这样一个亦敌亦友的人呢?

        “好了,先都不要吵,惠国公有大功于国,谁也抹煞不得,瞿老大人大概一时糊涂,暂且说些正经事儿吧,朝堂上怎么可以说脏话呢?”说脏话?就算李元胤打瞿式耜几巴掌,朱四也只会偷着乐,权当没看见,这老家伙得罪的人是愈来愈多,朱四心里都要笑开花儿了。“这件事稍等片刻,朕也想保举一人为都御史,何文端自何老大人殉国之后,没有荫封,只得到了佥都御史一职,每每思之,朕深感对中湘王的愧疚。何文端身为佥都御史数月,中规中矩,恪尽职守,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然而这也是因为大明如今的朝堂再没有那些尸位素餐的败类。一个和谐的朝堂,才是好朝堂,何况褒扬中湘王与惠国公的舍生取义,就是弘扬正气,提振官兵士气的好事嘛,瞿老大人以为呢?”朱四没有逼迫瞿式耜非妥协不可,然而瞿式耜如果拒绝这个人事安排,又会触犯整个武勋集团的利益。这真是太看得起瞿式耜的反应能力了,接连的为他挖坑,而且一个坑又比一个大。朱四这话说的很阴险,何文端就是没能力,你能怎么着,他就是一勋贵,老爹都战死了,给他一个都御史你们谁反对?瞿式耜左右看了看,想让五虎出头为自己解围,他不想越过武勋的雷池,却也不想放弃。然而看一看李元胤喷火的一双眼,李元胤自打归朝便一跃成为正二品的都指挥使,已经不用再找朱四要官儿了,可是李元胤不想要官儿,却想要了瞿式耜的命;再看看秦翼明和堵胤锡这些武勋威胁他的眼神,瞿式耜就更不能出头了。堵胤锡虽然是文臣出身,可是如今文臣堆儿里待不下去,人家不要他,他只好由着朱四把他往武勋的堆儿里放。虽说谈不上朱四在朝堂上的帮手吧,可是绝对顾全大局,东林党人未必会抛弃同僚去顾全大局,可是五虎也没人站出来啊。瞿式耜正心塞着呢,忽然户科右给事中蒙正发站了出来,瞿式耜这才长出一口气,心中暗叫还是蒙正发最仗义。

        “陛下,臣代表中湘王及全体湖广百姓叩谢陛下!”“不是,你说什么?”瞿式耜以为自己听错了,脱口而出问了蒙正发这一句。“下官要感谢吾皇圣明,不忘中湘王为代表的大明臣子抛头颅洒热血,以忠臣之后为朝廷栋梁。下官跟随中湘王账下多年,至今仍追忆他老人家对下官的栽培,他的音容笑貌......”“够啦!还要再开一次追悼会是怎么着!瞿某人也不反对,何大人与瞿某人同朝为官多年,情谊自是深厚,臣也保举!”瞿式耜都快气疯了,他是跟自己生气,此刻竟然忘记了蒙正发是因为何腾蛟牺牲了才投靠到他门下的,蒙正发支持自己老上级的儿子为都御史,就算是东林党也说不出什么来,旁边儿还有武勋们在那里磨刀呢,朱四不用费力气,就已经赢了这局,不,应该是两局。朱四已经将自己两个大舅子都安排完了,瞿式耜却只给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吴贞毓要了个广西布政使,怎么觉得都亏得慌。但是瞿式耜还要扳回一局,因为还有刑部尚书悬而未决!

        “陛下,臣请再议袁彭年任刑部尚书一事。”朱四很是为难的样子,在萌萌的看着瞿式耜:“任刑部左侍郎如何?”瞿式耜向前一步道:“陛下,以袁彭年之才,足以担当尚书之任。”“瞿老大人当真如此确信?”“臣确信!”“敢于保荐么?”朱四逼问道,瞿式耜犹豫了,朱四又说:“既然瞿卿不敢保荐,必然是不知袁彭年其详,万一所托非人,岂不误国?此事不如作罢。”别说朱四没给瞿式耜机会,可是瞿式耜若不肯为袁彭年做担保,自然之前的话都是在放屁,朱四又何必理他?瞿式耜进退维谷,犹豫再三终于说道:“臣敢于保荐袁彭年为刑部尚书。”朱四沉默了片刻,这段沉默算是他在耐心品尝自己的得意之作吧。沉默良久后,朱四终于开口了:“既然有瞿老大人保荐,朕自然放心,准了。”朱四竟然准了,而武勋一方的李元胤又跟袁彭年交好,自然也没有不同意的道理,这一点秦翼明、堵胤锡、吴贞毓都是知道的,也不会同时得罪瞿式耜和李元胤两方,他们谁也摸不准到底袁彭年属于哪一方。

        东林党终于扳回一局,于是李用楫、毛毓祥都跃跃欲试,出班推举刘湘客为礼部尚书。而朱四理都没有理他们,自顾自的说道:“朕再选任两位贤人如何?大理寺少卿杨钟瞿老大人肯定很相熟了,诸位臣公如果对他的以往没有非议,杨钟应当擢升为大理寺卿。还有一个职位也必须在今天任命,赣州、湘江两次大捷之后,明军多了四万匹战马,军队急需要依靠这些战马训练出一支骑兵,而剩余的战马还需要繁育,这就需要太仆寺有一位干吏、能吏。相信马政一项,众臣公无人可与太仆寺少卿赵庚禹比拟了吧。”朱四没有给东林党礼部尚书的位子,却给了杨钟大理寺卿一职,正三品。同时想要擢升的赵庚禹为从三品的太仆寺卿,养马这活儿又无替代人选,这一要求瞿式耜等人没有反对。如果杨钟不是朱四先提出来的人选,至少吴贞毓和李元胤肯定是会反对的,然而这场游戏旁人谁也没有看懂,也就不好发表意见了。

        ;


  https://www.dldwx.cc/xs/104115/5356430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